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内务部、财政部关于民政部门所属安置农场预算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5:54:34  浏览:968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内务部、财政部关于民政部门所属安置农场预算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内务部 财政部


内务部、财政部关于民政部门所属安置农场预算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1964年3月3日,内务部、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和财政厅(局)(上海、西藏不发):
为了加强民政部门所属安置农场的经营管理,实行经济核算,并加强对农场的财务监督,以促使农场增产节约,减少国家补助,从1964年起,安置农场的财务收支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为此,特作如下暂行规定:
一、安置农场的财务收支预算,统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管理,列入省级预算。有的由专、市民政部门代管或者领导的农场,其财务收支预算也应列入省级预算。
二、安置农场的财务收支,采取“全额管理,收支分别核算,不足补助,多余上交”的办法,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农场的利润、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和应上交的多余流动资金等款项,应上交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农场所需的“四项费用”(技术组织措施费、新品种作物试种费、 劳动安全保护费、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新收场员生活补贴费以及增拔定额流动资金、 弥补计划亏损等款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拨给。为了简化交款、拨款的手续,可以以收抵支,即将农场应上交的款项抵作对农场的拨款。收支相抵以后,不足的款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拨给,多余的款项上交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
省、自治区民政厅对各农场之间多余和不足的款项,可以进行互相调剂,调剂以后不足的经费从省级自由流动人口收容遣送费预算中开支;如有多余,应交省级地方财政。
三、交款和拨款的方法。按照本暂行规定第二条的原则,收支相抵以后,有多余款项的农场,多余部分应按计划分季上交,年度决算后进行结算,多退少补;款项不足的农场,不足部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按季或者按月拨给。由专、市民政部门代管或者领导的农场,其交款和拨款,均通过专、市民政部门统一办理。
四、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和年终决算。农场每年应按规定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和年度决算,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审核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要在审核各农场财务收支计划和年度决算的基础上,编制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场的财务收支计划和年度决算,送同级财政厅(局)审核(同时抄报内务部),列入省级预算和决算。
五、核定农场定额流动资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要在1964年内,核定各农场的定额流动资金。核定以后,自有实有流动资金低于定额的,不足部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 )拨款补足;多于定额的,多余部分应上交民政厅(局)。
农场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和财政厅(局),根据安置农场的特点,参照“国营农场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拟订,并报内务部、财政部备案。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关于全面实行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标注册申请书式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关于全面实行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标注册申请书式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




各商标代理组织:
1994年3月29日,我局发出《关于在部分商标代理组织试行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标注册申请书式的通知》后,北京商标事务所等8家商标代理组织从去年5月1日开始,实行了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标注册申请书式的工作。
半年多的试点实践证明,实行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标注册申请书式,不仅可以保证商标注册申请书式规范,字体工整、清晰,避免计算机数据录入和工作人员因对字体、数据识别困难而造成的工作失误,而且提高了商标注册工作质量和效率。商标代理组织实行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
标注册申请书式,能够促进办公自动化工作的开展,亦便于对申请书件统计、查询、存档,提高商标代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目前,我局商标注册与管理计算机系统已投入运行,在各商标代理组织中全面实行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标注册申请书式的时机已经成熟。经研究决定,从1995
年3月1日起,各商标代理组织一律用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标注册申请。请各商标代理组织、特别是未试点的商标代理组织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做好准备,并遵照规定的时间,用打字机、打印机填报商标注册申请等事宜的工作。



1995年1月4日

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暂行)

国家环保局


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暂行)

1991年1月11日,国家环保局

第一条 为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根据《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国家质量保证管理小组负责总站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人员的考核认证工作;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负责所辖地区监测人员的考核认证工作。
对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直接考核有困难的地区、可考虑委托地市质量保证管理小组负责。
第三条 凡承担例行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现状调查、污染纠纷仲裁、课题研究等任务并报出数据者,均应参加合格证考证,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第四条 新调入人员、工作岗位变动人员等,在未取得合格证之前,应在持证人员指导下工作,其监测数据质量由持证者负责。
第五条 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理论包括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实验室基础知识、数据统计基础知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基础知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原理、操作、计算、干扰物质排除及有关注意事项。
(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现场采样测试技术、玻璃器皿的正确使用、分析仪器操作的规范熟练程度等。
(三)实际样品分析是指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发放的考核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第六条 考核方式根据不同的考核内容分为三种:
(一)基本理论考试采取试卷评分法,统一命题,集中笔试。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且所学专业与所在工作岗位基本相同者可以免试。
(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采用评估法,由被考者进行操作演示,考核人员现场观察,综合评分。
(三)实际样品分析采取随机加入或单独测定两种方式。随机加入是指在进行例行监测时将考核样品作为密码样加入,考查其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单独测定是指未结合例行监测任务对考核样品进行专门分析测定。
第七条 总站、省级站的监测人员考核合格后,由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发合格证书;地、市级和区、县级站的监测人员考核合格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颁发合格证书。
第八条 合格证有效期为五年,期满后持证人员应进行换证复查,复查内容主要是实际样品分析,对连续从事某些项目监测且质控数据年平均合格率在95%以上者可直接换发新合格证。
第九条 为使实习和见习人员、工作岗位变动人员及考核不合格人员尽早取得合格证,各地应根据情况适时组织补考。
第十条 监测人员的考核项目和成绩,记入本人技术档案,优秀者在奖金发放、工资晋升、职称评定、转正提干及评选先进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第十一条 监测人员取得合格证后,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收回合格证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批评。1.违反操作规程,造成重大安全和质量事故;2.工作不负责任,弄虚做假;3.全年质控数据合格率低于80%。
第十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和网络成员单位的监测人员。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